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第1419章 1419.征倭
1419、征倭
张良的这封建议书,也意味着大明帝国从最初的工业实验,开始朝着大明帝国深层次的社会制度改变。
这里,也不得不庆幸当时刘浩将未来诸多历史在朱棣脑海之中一一演化,否则还没有这般顺利的说服朱棣本身。
要知道,一个已经延续了上千年的商业制度,可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,既得利益者们又岂能甘愿割肉?三十税一不香吗?这可还是朱元璋亲自点头的,也有着绝对的借口不是?
这一场较量,注定了不会容易,但也注定了必然要施行,朱棣也绝不会选择妥协。
这些,刘浩可不关注,他现在更多的目光还是锁定了郑和,这家伙如今业已将船队带入马六甲区域,再过两个月时间,也该登录大明帝国了,这也意味着大明帝国对外政策即将迎来彻底的改观,也必然会让大明帝国变得更具侵略性。
工业革命的出现,本就意味着生产力的极大解放,更意味着无数商品即将走上舞台,大明帝国地盘倒也广阔,但总有尽头,到了筋肉之时,商品也必然会形成积压,也必须寻找出路,不过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罢了。
与其等到日后必须做出选择,还不如一开始就走上这条道路,当这条道路之中尝到了甜头之后,整个大明帝国就会变得习惯,也将会彻底改变原本‘外圣内王’的思维,彻彻底底的朝着‘外王内圣’转换。
而后者,却是刘浩至始至终都坚定的思想,也是他乐意继续在大明风华世界继续停留至今的根本原因所在。
刘浩还是有些小觑了朱棣,已经在皇帝宝座之上做了这么久,帝王心术又岂能不明?
他知道商税改制必然会遭到整个朝堂的反对,强有了的镇压不是不行,可那样也势必会将好不容易出现的大好局面打断,他想了许久,终于想到了最好的解决方案。
说白了,就是妥协而已。
更直白一点的,就是他朱棣想要得到这一块肥肉,但也必须抛出另一块肥肉给朝中大臣们去享用。
这一块抛出的肥肉,同样对大明帝国的大臣们也是致命的。
一个是大规模的加薪,另一个是大规模的引进官员。
前者倒也无需多言,后者便是设立更多的部门,从京城到地方,都增加官员数量。
甚至于朱棣为了让朝中大臣更加心动,直接增加了内阁大臣的数量,从原本的三个,一下增加到七员,更是在此之外,设立了一个原本在大清才会出现的军机处。
不得不说,这份诱惑足够大。
实际上朱棣最清楚,哪怕今日他不将这块肥肉抛出,未来也必须增设朝廷部门,因为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,原本大明帝国京城这些官员已经不够用了。
朱棣倒是想要借鉴未来现代世界的制度结构,但也只能想一想而已,他也知道那不适合自家如今的大明帝国,可不妨碍他从中选择有些部门在大明帝国建立。
比如外交部,比如国防部,比如建设部,又比如将原本的户部拆分,单独将其中的农业部罗列出来。
在地方上,他更清楚必须做出大范围改变了,将所有事情都压到一个县令身上,那就是将一县之地完全寄托于一个县令本身;
哪怕这个县令再好,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,倘若这个县令不合格,比如贪腐之流,那么给这一县之地带来的灾难一定是恐怖的,也绝非自己大明帝国可以承受的。
故而,朱棣在地方上,直接引入了法院,引入的警察部门,再将原本派遣到地方的锦衣卫之中,甄选出一部分将要退休亦或者需要退休的人员,成立真正明面上的监察部门,一明一暗的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监察大明帝国地方官员。
他决定给县令设立真正的属官,真正的将这些属官纳入官员行列,成就他们的品级;
比如,原本的县丞,朱棣决定增设,即让这些县丞享有其名,还将增设的县丞各自负责一滩事物,比如一县之农业,比如一县之商业等等,以此更加能够制衡原本的县令。
他可知晓,一旦手中真正有了权力,哪怕此前这些县丞和县令本就一体,有必然要因为权力的分享而走向对立,达成朱棣心目之中真正想要的平衡。
一县之地若此,一府之地何尝不是这般,一省之地亦然。
此外,朱棣还想接着这一次和朝廷官员的‘妥协’,来将军政真正意义上的分开,为接下来武将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观看过未来现代世界的军事结构,朱棣如今是怎么看自家大明帝国的武将都不顺眼,各种杂号将军,听起来想那么回事,可更多的还只能是名副其实。
更重要的,还是他朱棣还必须防备着这些武将们,即想要将这些武将在未来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,还要担心他们未来有了兵马会不会造反,而一旦改制,这种状况或许还可能存在,但也绝对要降低无数,担忧不说尽去,但也差不了多少了。
朱棣感觉自己只要将这事完成,接下来自己的大明帝国这才真正意义上的有了发展根基,也无需再去操心那些草蛋之事,给自家大明帝国未来的发展安装上飞翔的翅膀。
后知后觉的刘浩,也是在朱棣寻找刘邦张良商议之后,这才得到了消息,也不得不心中对朱棣点个赞。
“皇帝不好坐也!”
刘浩只给了这么一句形容,想要做一个好皇帝更是艰难,孤家寡人的味道可不容易;
若非刘邦和张良到来,朱棣连一个商量的人都没有,因为哪怕他和自家三个儿子商议,当天这个消息多半就要传到百官耳中,到了那时,所有的算计,多半真要成空了。
实际上,朱棣将这些事情拿来寻找刘邦和张良商议,何尝不是对刘邦和张良二人一种鞭策?
参与一国政事本就难得,更别提是指定一国未来国策也,这些对刘邦和张良二人未来建立属于自己的大汉何尝不是一种实验?
他们更清楚,一旦朱棣将这份国策实行下去,大明帝国的未来将会如何。
不要以为刘邦和张良二人此时在帮着朱棣的大明帝国,未来他们建立的大汉帝国就和朱棣的大明帝国没有竞争,那又怎么可能?
都是骄傲之辈,刘邦未来又何尝愿意自己建立的大汉帝国落后于朱棣的大明帝国?
在刘邦看来,他将来是必须和朱元璋这个大明帝国的建立者竞争的;
可如今看来,哪怕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也已经远超于他,这份沉甸甸的压力可不少,也同样让刘邦和张良二人心中暗自下定决心,将来一定要让自己建立的大汉帝国超越之。
他们二人也同样相信,有了这一次大明风华世界的实验,未来等他们建立大汉帝国之时,势必只会更好,因为该摸索的也都摸索了,心中的信心更加十足矣。
二月,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在泉州港登录,可刚刚登录,就得到了天津卫建港的消息,这个消息让郑和欣喜万分,他感觉这是一个很大的信号,也是他这个大航海先行者最大的支持。
这使得郑和没有在泉州港停留多久,继续北上之后,他才发现整个大明帝国已经完全变了一个模样。
他郑和宝船,以往在大明帝国,在整个这方世界,都是绝对顶尖的船只,可现在,他发现越是往北行走,自己遇到的庞然大物越是变得频率越高。
郑和看到的自然是天津卫造船厂生产的千吨渔轮,作为行家,郑和更看重的还是航速,无需人力运行的动力系统,他还不知道,此时的天津卫已经为他准备了新的船只,就等着他返回之后测航了,而方向,自然是倭国所在。
对‘石见银山’,朱棣可是念念不忘久矣,纪纲早就给了朱棣准确信息,而借口更是现成的,大明帝国沿海苦这群倭寇久矣,如今正是立威之时。
而且,这一次远征的规模甚至超乎了刘浩的预计,有些杀鸡使用牛刀的感觉。
朱棣的打算,刘浩多少也能猜测出来,无非是以雷霆之势彻底解决倭寇这个隐患,腾出手来去征服更大的外海,此外,也有着一种练兵的心思隐含其内。
海战,朱棣在刘浩给予演示的诸多信息之中,自然也看到不少,可真正直观参与的,整个大明帝国几乎没有一个,以往的大明帝国,说是海军,还不如说是水军更适合一些。
但不得不说朱棣也同样是幸运的,他有着郑和这一个真正的航海达人,早就已经对大海的脾性十分了解,无非是耗费一点心思去熟悉罢了。
这些,就连刘邦和张良都十分眼红,这段时间里,他们可太清楚海军的培养不易,更清楚人才的培养绝非一蹴而就,那是需要无数时间真正在其中参与,再到熟悉,最后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合格的海员。
他们二人不知道未来刘浩会让他们接手什么样的世界,但有一点,他们多少能够猜测得出来,那就是接手的世界,多半是混乱的时代,需要他们亲自下场收拾残局,而这样的时代,或许人才会爆发,但也一定需要不少时间才能恢复。
这也是他们对朱棣十分羡慕之处,你平定也就罢了,关键是什么人才都不缺,哪有这个道理?
只是刘邦和张良二人还不知因果纠缠的本质,他们今日耗费了大量心思帮助朱棣,哪怕出发点只是为了验证自己往日所学,但给朱棣、给大明帝国带来的却是是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这份好处,未来朱棣也是需要偿还的,大明帝国也同样需要偿还。
只不过是这份偿还的时期很难确定而已,是不是雪中送炭很难定论罢了。
或许那一天,朱棣知晓了刘邦掌控的世界之后,也将郑和派遣到来为他们培训海军呢?
作为汉高祖刘邦,亲自出手帮扶朱棣的大明帝国,未来任何一个世界的大明帝国知晓了,这份人情也必须认了,也必须给与充分的尊重。
换言之,将来的大明帝国,很可能会和大汉帝国关系更加莫逆。
比如共同发展促进之类的,又比如签订了更少的关税之流,技术扶持等等等等。
他们在帮助朱棣,何尝不是在将来帮助自己?
当然这是后话,暂且不提,只说眼前,郑和返回天津卫,自然是锣鼓喧天、鞭炮齐鸣,朱棣更是带者百官亲自迎接,整个大明帝国任何要给官员都清楚,接下来大明帝国第一人海军总司令只能是郑和也。
在这段时间里,百官之中,可是有着不少高官看到了新式枪械的威力,也看到了火炮安装上了战舰,哪里还不明白朱棣的心情?
内阁之中,更是如此,朱棣也适当的透露出了一丝信息,比如将世界地图给予展示一下,指着澳洲大陆高呼那根本是无主之地也,这近乎和大明帝国有着同等面积的大陆,任何一个聪明人也知道该如何选择。
内阁统一,也意味着百官在接下里的国策之中不会出现拖后腿的迹象。
再者,现如今的大明帝国可是真的富裕了,商税上调,这几个月,光工坊集群给大明帝国贡献的税收就超过千万两银元,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大搞一场。
当京城百姓还沉浸在朱棣建立的京城动物园之时,却不知作为贡献这些动物的主官郑和已经再一次出海;
但这一次,却是十分低调,可携带的人员,却远超了前几次,随性人员之中,更是有着纪纲这样的活阎王。
朱棣绝对是一个狠人,他看到倭国四大岛屿之中,有一个居然使用‘九州’为地名之时,已经有了心思,既然你们乐意这样称呼,那也只能是咱九州固有土地方可。
他也不得不着急,实在是大明帝国新铸造的银元太受欢迎,以至于整个大明帝国都有些却银子了,再也无法让他继续等待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