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盛唐挽歌 > 第262章 兰州密议

我的书架

第262章 兰州密议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262章 兰州密议

兰州,自古就处于边关地区,又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,还是民族大融合的交汇乐土。

长期有北方的匈奴、突厥、鲜卑、回纥、蒙古、吐蕃、西夏等游牧民族曾经在此放牧,也在此繁衍生息。黄河、苑川河、雷坛河、庄浪河等河流汇聚于此,使这里既是边关重镇,又是水路、陆路要害。

走北方驿道可达凉州武威城,往西则可抵达鄯州,往东北沿着黄河则可抵达灵州。

这里是典型的“两山夹一水”的地形,易守难攻,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。

虽然现代兰州的农耕经济已经很有些历史沉淀,但和后世某些人幻想的情况有所不同。在唐代时,兰州依旧是以放牧经济为主,农耕经济为辅。直到元、明时,才因为汉民的大量开边在此定居,使这里成为了一片以农耕为主的区域。

几天之后,方重勇带着亲随,以及尚未成型,仅有数千人的天威军,从鄯州城出发,浩浩荡荡奔赴兰州。在抵达兰州之后,他让哥舒翰接管了兰州城的城防,然后一边在天威军中臻选银枪孝节的猛士,一边等待王忠嗣的到来。

王忠嗣从河东那边过来,必走兰州,两人总是要碰面的。不得不说,方重勇的安排可谓是考虑周全。

果不其然,他到兰州屁股还没坐热。两天之后,王忠嗣便带着一千亲军,还有以李光弼为首的数十人亲信将领,一同抵达了兰州金城。

大概是担心补给不便,所以王忠嗣身边的兵马不算很多。但他身边的将领可真不少,这些人若是去了鄯州,那几乎是可以将陇右边军高层大换血!只看王忠嗣怎么安排了。

金城外,黄河岸边。

前来迎接王忠嗣入城的方重勇,看了看自己身边的何昌期、王难得等寥寥数人,又看了看自家岳父身边,那数十人规模的庞大武将团。

他也不得不承认,自己之前对于大唐边军的潜规则玩法,以及对时代发展的脉络,产生了一点点理解偏差。

安史之乱以前,虽然大家都知道安禄山要谋反,但安禄山干的事情,却几乎是所有边镇大佬都在干的。

举个例子,比如说安史之乱后,李光弼与郭子仪不和,起因便是因为郭子仪是安思顺的亲信,而李光弼则类似王忠嗣义子。

王忠嗣被冤贬官,接替他的便是安思顺,这让李光弼怀疑是安思顺那边的人在使坏。

其间是非且不去说,只是这里面边镇武将自上而下抱团的姿态,大概也是一览无遗了。

这些人与安禄山的区别只在于:天宝末年的时候安禄山造反了,他们暂时还没有,却也不能排除谋反的可能性。

抛开政治意图不谈,将这些在边镇抱团的武将群体,看做是“有能力有实力的潜在造反集团”,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。代宗时期的仆固怀恩谋反与德宗时期的泾原兵变,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。

他们暂时还不是藩镇,但已经有了藩镇的雏形,只是缺乏一个契机。藩镇所需的一切内因,都在持续发酵之中。

“这么久没见了,怎么见到某就发愣啊!”

王忠嗣大步上前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大笑道。

“岳父里面请,小婿已经略备薄宴,为岳父接风洗尘。”

方重勇恭敬行礼道。

“嗯,甚好,同去!”

王忠嗣微微点头说道。

二人并肩而行,王忠嗣忽然感慨叹息道:

“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,某最庆幸当初没看错人。

我那女儿眼高于顶,性子也不怎么好,婚后她没有为难你吧?”

王忠嗣不动声色问道。

“确实不太行,几下就没力气了。”

方重勇想着家国天下的大事,有口无心的随便应承了一句,说完才发现自己说漏嘴了。

“嗯?”

王忠嗣一愣,停住脚步,有些疑惑的看着方重勇。

“小婿是说,她很好。某打算在凉州安定下来后,就将秀娘接到武威城定居。

这次任职凉州,时间恐怕不会短了。”

方重勇忍不住叹息道,顺势岔开了话题。

西域商路走私的钱,王忠嗣也是拿了的,虽然他是拿来养私军亲信了,但这也是不能说的秘密。事实上,这次方重勇能担任河西节度使,便是朝中很多大佬都在一齐使力,希望他能把这条走私商路救活。

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在长安这座走路都要花钱的巨城,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。

哪怕自己不想花钱,跟同僚应酬,以文会友,巴结上司都要花钱。

这钱不是说你想不花就可以不花的!

来到金城内的府衙衙门大堂,就看到几张由很多桌子拼成的长条桌,将整个大堂围成了一个“回”字型。桌案上面,摆满了各种时令瓜果冷盘,还有无须趁热吃的凉菜,与干胡饼。

其他的,不仅有西北常见的羊肉,羊肠,而且还有蒸熟后放凉蘸酱吃的牛肉。

方重勇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,对王忠嗣说道:

“昨日城内恰好有一头牛发怒撞墙,把自己给撞死了。

气候一天比一天暖,放着也是不行。没想到岳父一行人居然今日就到了兰州,也当真是凑巧。

哈哈哈哈哈哈哈!”

听到这话,王忠嗣身后众将都露出“懂了”的笑容,依次入席。方重勇身后的何昌期与天威军中诸将也跟着入席,分坐两边。

而正对着衙门大堂的正座,则是方重勇与王忠嗣二人相对而坐,这样的宴会安排,正合朝廷规矩。如今王忠嗣是陇右节度使,方重勇是河西节度使,甭管资历与人脉如何,二人现在是实打实的平级。

众人都坐定后,方重勇下令开始上菜。一道又一道热菜被端上桌,进进出出的下仆络绎不绝,比菜市场还热闹。天上飞的,地上跑的,水里游的,一应俱全。

“今日贤婿倒是破费了啊,如此丰盛的宴席,某已经多年未见了。”

王忠嗣看着这满屋子的佳肴,感慨叹息道。不问可知,这一顿饭不可能便宜。

“这接风宴属于官府宴请,乃是记在陇右支度使账上的。”

方重勇微笑说道。

听到这话,王忠嗣才哑然失笑,自己马上便要接任陇右节度使了。所以,这顿饭实际上是他请方重勇吃,因为记账是记在陇右支度使那边的,终究还是陇右节度府最后出钱。

朝廷所规定的营田使、支度使、节度使,辖区往往是稍稍错开的,本意是让他们互不干涉,又互相制约。但随着边疆形势的变化,朝廷赋予了节度使干涉支度、营田的权力,所以这三者开始逐渐合流。在政务执行过程中,节度使便成为了营田使与支度使的上级。

没有明文规定,但实际上却运行无碍的“上级”。

共用一个衙门,平日里也是在一起办公。这也是为什么牛仙客在河西当营田使的时候,可以攒下那么多人脉的原因。

当时他身边接触的都是大佬,天天都在一起办公,没交情也磨出一点交情了!

所以在王忠嗣看来,其实今天是方重勇花他王某人的钱请客,相当不厚道。

当然了,真要说起来的话,这些都是基哥的钱。无论方重勇也好,王忠嗣也好,都是打工仔不是老板。

这算是制度内允许的“公款吃喝”。

“给你介绍一下,这位是李光弼,契丹人,柳城李氏出身。”

<div class="contentadv"> 王忠嗣指着离他座位最近的一个中年人说道。这人被王忠嗣一指,连忙起身对方重勇行礼,随即坐下不说话,像是个闷葫芦一样。

方重勇也很是矜持的还礼,并未表现出惊讶。

“这位是某的贤婿方重勇,他马上要奔赴河西担任河西节度使,尔等都要以他为榜样,好好替圣人办差。”

王忠嗣又指着方重勇说道。

王忠嗣那边的武将,很多人都知道方重勇是他的女婿,但对这位马上要奔赴河西担任节度使,却不甚明了。现在听到这个“劲爆”的消息,无不感慨投胎的重要性。

一命二运三风水,人生啊,其实从投胎那一刻算起,就已经开始了。

在大唐,有人刚刚出生,就已经封王封侯。有人直到终老,都摸不到官宦的门槛。

这公平么?

当然不公平。

可这就是人生啊!

自然界中弱肉强食,适者生存,什么时候又有过绝对的公平呢?

众将心有戚戚,一个个都闷头吃菜。

看到气氛有些僵硬,方重勇连忙端起酒杯,挨个给王忠嗣麾下那些武将们敬酒,一点节度使的架子都没有。这下大堂内的气氛才开始热络起来,彼此间觥筹交错不在话下。

酒足饭饱后,王忠嗣命李光弼接管了金城城防,同时又拿到了天威军的鱼符,命哥舒翰带兵屯扎于兰州城外黄河岸边,这才跟方重勇二人来到兰州驿站内的一间客房密谈。

……

方重勇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纸包,然后将里面的茶叶倒入茶壶。再往茶壶里加入煮沸的水,轻轻摇晃了一下,又等了一会之后,这才将茶水倒入茶碗中,递给王忠嗣。

“这种茶,倒是未见过。”

王忠嗣微微点头,接过茶碗抿了一口说道。

“这种茶无须烹煮,只需要冲饮即可。无论是军中还是民间皆携带方便,亦可让这种散茶走入寻常人家。

也无须加入那些不必要的杂物。

铁锅炒茶,替代蒸茶;以散茶替代茶饼,以冲茶代替煮茶,将来大有可为。”

方重勇非常认真的说道。

“伱有心了。”

王忠嗣心事重重,随口应和了一句,似乎无暇关注这些芝麻大的小事。

“上次你赢吐蕃那一仗,能不能跟某详细说说情况如何?”

王忠嗣将茶碗里的茶水喝完,轻声询问道。

“岳父,是这样的。

此战能胜的主要原因,还是吐蕃人内斗太厉害了,负责战区军务的大论约束不住各东岱的军队。

要不然,想赢得这么干脆,很难。”

方重勇将自己在来陇右的路上,就想着建立“羊皮军”作为杀招,再到后面苏毗王要内附大唐,吐蕃人准备大举进攻陇右等等,事无巨细,都跟王忠嗣说了一遍。

战略上的核心思想,便是:以战止战!

以一场小规模的完胜,让吐蕃人不敢贸然动手,为陇右地区争取更长时间的和平,以此为目的来打仗。

而现在,预定目标已经完全达到。

接下来的时间,吐蕃人会认真备战,唐军也在备战,就看今年秋天动手开打的时候,谁的手段更高明了!

听完方重勇的介绍,哪怕王忠嗣见多识广,也被“羊皮军”和拒马桩堵归路这种骚操作给震惊到了。

拒马桩和栅栏堵归路这一招,吐蕃人早就用过,在关键地段有奇效。

但“羊皮军”的操作当真是闻所未闻,方重勇算是独创了!

“唐军对阵吐蕃,历来都充满了凶险,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。像你这样赢得如此痛快的,还真是第一人。

这个河西节度使,乃是实至名归。

某也相信,凭借你的人脉,到了河西肯定能胜任节度使之职。

你这个以战止战,确实是陇右这边最好的应对策略。陇右边军问题很大,现在若是打起来,安人军哗变的遗毒定然影响军心。”

王忠嗣一脸欣慰说道,故意不去提走私商路那件事。事实上,河西走私的烂摊子,他也不认为方重勇去了以后,可以玩出什么花样来。这样的大窟窿,终究只是尽人事而已。

“岳父,吐蕃人的目标,就是石堡城。无论他们怎么佯攻,都是障眼法。石堡城就是卡在吐谷浑故道上的一颗钉子,从吐谷浑故都伏俟城出兵,必经石堡城。

所以吐蕃人必将先拔之而后快,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了。到时候若是真要支援,某从河西出兵走大斗拔谷,攻吐蕃侧翼,可策应岳父用兵。”

方重勇提醒道。

“久守必失,圣人必定不满足现在的战线,不可死守城池。

你以为河西陇右边军,要如何行动才能破局?”

王忠嗣微微皱眉询问道。

“出兵攻克黄河九曲之地,并设军镇于此,便可以向圣人交差了。”

方重勇想了想,沉声说道。

听到这话,王忠嗣若有所思没吭声,还在思索利弊得失。

当年金城公主远嫁吐蕃时,时任左卫大将军的杨矩(后任鄯州都督),收受吐蕃贿赂,奏准朝廷将九曲之地送于吐蕃,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。吐蕃得到九曲之地后,在此屯兵牧羊,修造城池、桥梁,并进一步向唐境渗透。

杨矩其实也不完全是收受了吐蕃人贿赂才作此决定的,也实在是因为陇右的兵力和补给线要控制九曲之地(青海、贵南、同德、共和、兴海等县)非常勉强,简单说就是吐蕃人从高原上冲下来,这里根本守不住。

占据九曲之地,就意味着攻克吐蕃半壁江山,甚至灭国的战役要提上日程,否则就是久守必失,持续被放血的局面。当时金城公主远嫁吐蕃,杨矩提出这一点也可以理解,他就是懒政,包袱丢出去一了百了。

而王忠嗣所忧虑的,便是攻克九曲之地以后,要如何经营这里,又如何守住这里。

进,会极大影响国策;退,就是下一个杨矩。

到底是进还是退呢?

王忠嗣陷入沉思之中。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