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因此,他时常深入民间,了解百姓的疾苦,为他们排忧解难。每当朝廷有重大决策时,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,直言不讳地提出自己的见解,即使这些见解会触犯权贵们的利益,他也毫不畏惧!
然而,正是这份正直和勇敢,让林震南成为了权贵们眼中的钉子。
他们嫉妒他的才华,更畏惧他的影响力,于是开始暗中策划,试图将他除去!
八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,林震南正在书房中研读诗书,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。
他打开门一看,只见几个锦衣卫手持圣旨,冷冷地看着他!
原来,他已经被诬陷为叛国之徒,即刻要被押往京城受审!
林震南心中一惊,他知道这是权贵们的阴谋,但他却无力反抗,只能默默地收拾好行囊,与家人告别!
在那一刻,他看到了妻子眼中的泪水,看到了孩子们惊恐的眼神,他的心如刀割一般疼痛!
他甚至在想,如果自己不那么坚持,或许是不是结果会不一样?
到了京城,林震南被投入了天牢之中。
阴暗潮湿,臭气熏天,他每天都要忍受着狱卒的殴打和辱骂。
身体也日渐消瘦,精神也几乎崩溃!
每当夜深人静时,他都会想起自己的家人,想起他们正在遭受的苦难,他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和自责!
几度想要自杀,以求解脱。但每当这个时候,他都会想起自己的冤屈未雪,家人还在受苦,他不能就这样轻易地放弃。
于是,他咬牙坚持了下来,等待着机会的到来!
这一等,就是八年!
而此时的京城,却是一片风起云涌。
锦衣卫起起落落之后,又被赵崇拿在手里。
当他下达搜刮人才的命令之后,张志龙第一时间便翻出了之前的陈年旧案!
林震南正是其中之一!
他们得知林震南的遭遇后,立刻引起了高度重视!
张志龙知道,林震南的遭遇是冤枉的!因为这种卷宗他看过实在太多了,响起赵崇先前的吩咐他立即展开了调查,决心查明真相为林震南洗清冤屈!
只不过事情已经过去了很多年,调查的过程充满了艰难险阻。
不仅要面对权贵们的阻挠和威胁,还要深入虎穴,搜集证据!好在此时的锦衣卫比这八年前还要更胜一筹!
历经千辛万苦,终于发现了当年陷害林震南的幕后黑手,已经声名狼藉的前兵部尚书,欧阳震天!
这一切都是欧阳震天为了排除异己,巩固自己的地位而精心策划的阴谋。
他嫉妒林震南的才华和影响力,于是勾结权贵们,对林震南进行了诬陷和打压。
在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后,锦衣卫迅速行动。
他们不仅将林震南从狱中救出,还将其家人从流放地接了回来!
当林震南重新站在阳光下,看到自己的家人安然无恙时,他的眼泪夺眶而出。
他知道,这一切都是锦衣卫的功劳,是他们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!
回到小镇的林震南和家人,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!
他们知道,林震南是一位好官,他的遭遇是冤枉的!他们纷纷前来探望,为他送上祝福和安慰!
然而,经历了这场风波后,林震南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
官场的斗争永远不会停止,只要自己还在朝中为官,就难免会再次陷入困境!
于是他决定告老还乡,与家人共度余生!
林震南的请求得到了批准,当卷宗送到赵崇面前时,他实在无法想象,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是如何在天牢之中活到今天的?
所以他并没有为难这位老人家,天下的人才多了去了,不差他这一个!
……
“柳云飞拜见,指挥使大人!”
随着这一声吐字清晰的声音,柳云飞单膝跪在地上,根本都不敢抬头去看堂上端坐的赵崇和刘北玄。
这些年来,他见过太多的灭门县令。
对于这些大人物而言,一旦稍有不慎,动辄就是灭人满门。
从某些方面来讲,柳云飞甚至要感谢他的怀才不遇。
但是不是真的,还得赵崇来考教一番!
“起来回话。”赵崇笑了笑说道,“本座听说,你这人在当地素有才名,为何多次科举,均未能取中?”
“回指挥使的话,在下的用气一直不太好,每次科举之时身体总会突发疾病,在昏昏沉沉之中完成那些试卷!”
“等考试一结束,反倒是比谁都清明,或许这就是在下的命运!”
如果真是这样的话,赵崇倒是可以给他逆天改命,目前自己手中正需要人才,就是不知道此人的真实能力如何。
“你也知道,论语就是本座所著,也不说别的了,就讲一讲,你从论语之中有没有学到什么治国经略!”
赵崇的语气十分平和,生怕吓着眼前的柳云飞,毕竟前面考核过十几位,或许有那么一些能力,但大部分对于此时的他而言并没有太大作用,他要的是可以当成左右手的那种!
宰相之才!
柳云飞闻言,心中微微一颤,他没想到赵崇会如此直接地提出这样的问题。
论语这部儒家经典,他自然是熟读多遍,但要从其中提炼出治国经略,却需要一番深思熟虑!
他深吸一口气,稳定心神,缓缓开口:“指挥使大人,论语虽为儒家经典,但其中蕴含的智慧,远不止于道德伦理,更在于治国理政之道!”
赵崇微微一笑,目光中闪过一丝期待,他轻轻点头,示意柳云飞继续说下去。
“论语中,孔子曰:‘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’这句话,在我看来,是治国之道的精髓!”
“大人身为指挥使,统管一方,若能以德服人,以德治国,自然能如北辰一般,让百姓心悦诚服,四方归附。”
赵崇轻轻颔首,眼中闪过一丝赞许。他继续听柳云飞讲述。
“再者,论语中提到‘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’,这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,也是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