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“悲田养病坊”是大唐官方设立的一处机构,专门用来供养老弱病残、鳏寡孤独乃至重病无治的人。
国家救济始于南北朝时期。
大唐继承了这一点,建立了悲田养病坊。
只是,到底能做到哪一步,就不得而知了。
而且,活下来的人,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女子,没了亲人,没了田地,只能去寺庙。
或者搬到定襄去。
李想沉吟片刻,道:“她们年纪尚小,以后定襄有官方作坊,可以让她们在作坊里干活。”
“再说了,定襄也有驻军,若是愿意嫁入军中,也可以在那里安家。”
秦怀玉眼中精光一闪:“这个主意不错!”
这一趟凉州之行,算是告一段落了。
“什么时候去定襄?”
说到这里,秦怀玉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神色,罕见的露出一丝羞涩。
“再等等吧。”
李想叹息一声,说道:“凉州发生的事情,朝廷应该已经知道了,现在肯定已经乱成了一锅粥。”
“再等等吧!”
秦怀玉有些失望。
李想闻言,挑眉道:“哦,这么急着去定襄,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?”
秦怀玉忍不住笑了起来:“乌云在定襄等我。”
“哈哈哈…”
李想一听,顿时有些心痒难耐,自己也好久没回家了啊!
“好吧,我会尽快赶过去的!”
长安。
巍峨的皇城。
又到了朝会的日子。
此时已是深冬时节,按往年惯例,秋收过后,朝中便没有什么大事发生。
朝中之事,无非是粮草,兵饷,银两,刑罚。
秋收之后,储粮入仓,冬天并不适合耕种,也没有旱灾、水灾、蝗虫之类的自然灾害。
只要有粮食,一切都好说。
兵者,战也。
现在四海已经平定,最大的敌人突厥人也被消灭,只有突利部还在双河一带苟延残喘,突利虽然被封为顺州都督,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。
顺州,裕州,化州,长州,定襄,云中,都设立了都督府,原本的颉利部,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唐的一部分。
外面没有战争,一切都很平静。
至于钱粮之事,也不是什么大事。
朝廷虽然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,元气大伤,但也赚了不少钱,勉强可以支撑。
这一年,大唐的死囚只有十八人。
按理说,朝堂上的文武百官,都应该休息一段时间,等着过年。
然而,就在昨日,八百里加急的战报,自凉州传到了长安,顿时让长安城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。
凉州边军出了大事,各大势力,在京中的官员,几乎都知道了。
这个消息,也是从宫里传子传出来的。
凉州副帅造反,被擒。
那十万边军,只怕已有动乱之兆。
众人哗然。
清晨。
夜色深沉,五品大员们在京中行走,向着皇城而去。
这让那些老家伙们吃尽了苦头。
抖抖胡子上的霜花,在刺骨的寒风里站了小半个时辰,终于等着宫门打开,列队入宫。
就在他们走进紫宸殿的时候。
官员们不约而同的将魏征团团围住。
“玄诚,你可曾听闻那件事了?”
一人走到魏征身边,低声笑道。
“怎么了?”
从贞观三年起,魏征即主持校订《梁书》、《北齐书》、《隋书》等古代文献的校订工作。
平日里也是要朝政的,没事的时候,还会对皇帝陛下冷嘲热讽几句。
忙得很。
别人冬天闲着也是闲着,只要按部就班就行了,但他不一样,理论和实践都要兼顾。
所以,朝中发生了什么大事,他都是事后才知晓的。
那人瞪大了眼睛:“你不知道西北军的事情?”
魏征眉头一皱:“西北?不会吧,颉利不是在长安么,莫非是慕容伏允开战了?”
“不对啊,这老东西居然敢出兵?”
同僚瞪了他一眼,发现魏征不像是说谎的样子,显然,他并不知道此事。
“是你那徒弟惹的祸!还把凉州的副将董承恩给抓起来了!”
“啊?”
魏征瞳孔一缩,好久没听说过李想的消息了。
虽然几个月前还有书信往来,但山高路远,除了互相问候之外,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。
而且,这件事情,还牵扯到了兵部,他根本就不应该知道。
“你才知道啊!”
同僚兴奋道:“昨天消息一出,整个长安都炸开了锅。”
魏征眉头一皱:“说吧,到底是怎么回事?”
“我只是听说而已,你自己听着就好。”
便开始讲述起来。
紫宸殿内,文武百官们闲着也是闲着,三五成群的聊着天。
不过大部分的话题,都集中在了西北军的消息上。
没过多久,李世民就穿着一身龙袍,缓缓走了进来。
接下来,便是各部门冗长而枯燥的大事汇总。
只是和往常不一样,今日各部的官员们,却没有一个人睡眼惺忪,似乎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。
最后,足足一个小时的“例会”结束后,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,站了出来。
“臣侯君集有奏!”
侯君集,贞观四年任兵部尚书;原兵部尚书李靖,因公进爵,升为左丞相。
李世民神色如常,李想给他的消息,比凉州军的消息要到的早得多。
凉州的事情,他已经知道了。
不过,李想这一招,却并不高明。
给董承恩下了套,助长了他的野心,起兵造反。
从程序上来说,拿下董承恩并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可是李世民怎么也没想到,这个愣头青,竟然真的杀了董承恩!
朝堂之上,世家子弟何其之多?
比如李靖,就是陇西丹阳房的李氏子弟。
至于跟董氏家族有关系的人更是不计其数,拿下他的官职,将他押回京,也方便他善后。
但现在,董承恩一死,恐怕又要惹出一些麻烦来。
算了,走一步看一步吧。